
自數位與大數據時代來臨之後,一種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焦慮感時時刻刻充斥在我們心頭上,更別說COVID-19席捲全球之後,導致以往不想改、不習慣改、沒想過要改的狀態全然翻覆,新的生活與職場生態被重新建立秩序,做好準備的人迎風而上,更多的人事物是被扇翻在浪頭上,元氣大傷。
這本遠流三月份出版的《變動思維-如何駕馭不穩定的未來,在變局中發展個人、組織、家庭、企業的新腳本》著實吸引住我的目光。這本書的作者艾波.瑞妮(April Renne),擁有哈佛法學院法律博士學位,同時具備國際商業與金融背景,有超過一百個國家的工作和旅行經驗,關注經濟、未來工作跟全球公民有關的議題,她也曾經是TEDx的講者,是全球前五十位女性未來學家之一。
這本書值得買一本好好細讀!
今天我帶這本書出門,原本是吃早餐配著看,當我看完導言,我決定找一個更適合的地點好好讀它-就是圖書館。一待就快四個鐘頭,一邊讀一邊觀察著週遭努力唸書的考生們,覺得這樣的場景很適合,看著來來去去的人們,選擇坐下或是離開,從看見別人再想到自己。
這本書比起在家中自己埋頭讀,我認為更適合在咖啡店、圖書館等人群眾多,但又不吵鬧的地點閱讀,低頭閱讀可以品味、抬頭休息可以觀察並比對,如果有一小段時間可以找人一起聊聊會更棒,這本書的任何片段都很適合抽出來當成對話跟分享的主題。
閱讀時,你會隨著艾波的思緒揚起好奇,你會跟著想要回溯或是昂首看向未來,體會到自己心中的感受,以及腦海中浮出的想像,像是做了一個心靈的小旅行,細細思索每個字句中的「故事性」,真的很有趣,我習慣快快翻書,但這本書讓我想要慢下來。
書名是《變動思維》,但仔細讀了之後,整本書的調性卻是「慢」,在焦慮中用對的頻率去應對變動,它不僅僅提供思索的角度,更強調執行的策略,不是強迫放慢,而是運用多重角度的省思讓行動自然而然變慢,讀時,你真的會體會到放慢反而速度快!
這本書有個很有趣的地方,也就是準備閱讀前的提醒很多,不管是導言還是每個章節的最前面,都有情境鋪陳並營造氣氛,讓你擁有足夠的準備跟她一起進入旅程,透過心靈的對話,引導你覺察找出屬於自己的變動思維並著手打造新腳本。
這本書提供三個明確的步驟
一、開啟變動型思維,找到可以讓人安穩的立足點,也就是自我的信念
二、解開八個變動的超能力,當然前提是相信且願意去做
三、寫出自己的新腳本,拿掉過時的腳本、不合宜的篩選條件,重新打造並賦予力量
八個變動超能力是這本書的核心
- 跑慢一點
- 看見無形的事物
- 勇於迷途
- 從信任開始
- 明白所需
- 打造多元職涯
- 成為更有溫度的人(並服務他人)
- 放下未來
乍看之下,這些詞彙似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都有孰悉的影子,但仔細翻閱時,你會發現它提供了直接而明確可以拿來鍛鍊思考的提問,在每個章節裡面都有閱讀準備跟思考練習,根據書中的引導,逐一地完成對自己的心靈與資源盤點,文中的小故事跟名詞解析都非常引人入勝。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商業書
這本書是「人生導航書」,對個人來說很適合拿來重新省思跟覺察自己。該如何正確食用這本書?確實地看完導言,然後照做!這本書可以從任何一個章節開始,不管在哪個章節你都會找到符合自己的情境,然後沉浸其中,它需要花時間慢讀細啃,它需要你做好準備,時時刻刻跟自己重新對話。
這本書是本「工具書」,對於企業主、中高階主管、職員、講師、老師,不管你是哪個身份,你都可以從裡面找到可以當成是培訓與管理的素材,每個章節、環節與步驟都很適合當成活動的一部分,不僅可以當成會議的討論主軸,也可以作為上課的重要教材,講領導與職涯發展。
這本書是本「詞意解釋書」,可以細細品味每個詞彙的原意跟衍伸意,艾波.瑞妮用不同國家的語言,包含英文、日語、中文、希臘文,甚至是祖魯語、不丹文化中的用詞,從語言的意義來釐清詞彙的核心關鍵,譬如書中提到「enough」(足夠)的古希臘詞根中,意思是「攜帶」,符合一個人的需求。
這本書處處是精彩,只有自己體驗才看得見
補充
這本書中提到很多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意在幫個人和組織調整與不確定性跟變化的相處模式,如果想要知道更多:也可以上這個網站裡面得到更多。

8 Superpowers for Thriving in Constant Change
以下更多內容,關於作者:艾波.瑞妮
以下是她在TEDx法蘭克福(Frankfurt)的演講,題目是【如何駕馭我們不確定的未來(How to navigate our uncertain future)】,她的聲音極具魅力,可以感受到她散發出來的活力與感召力。
麥肯錫全球出版的2021八月作者講座中也介紹她的這本書,講座的主題是:艾波‧瑞妮在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尋找平靜和意義(April Rinne on finding calm and meaning in a world of flux)
這份訪問的編輯版本,在這裡。

August 27, 2021 | Inter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