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是有效行為,還是假動作?

有沒有遇過這種狀況?待辦清單寫一堆,整天看起來很忙碌,似乎講了很多的話、做了很多的事,但若回到家仔細靜下來一回憶「今天到底做了什麼?」竟然是種莫名的空虛感時,就得想想到底自己做的是有效行為,還是假動作?

為何我要做?

為什麼要做目標設定與任務管理?為什麼要確定願景與下錨點?我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而失去專注,或許是緊急的事件、或許是臨時想起的某個念頭、或只是突然間被別人打斷,沒有被定錨的行為很可能就被帶偏了,只記得要完成,卻忽略了當時這個任務背後的初衷、意義與價值。

就像失去錨點的船隻,會隨著風雨飄搖、會被風浪影響而失去了原有的航道與停泊點。我們每天所做的任務與專案,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沒有在一開始確定並分月總結、分週確認、每日檢視,我們往往走歪了而不自知,又會落入每日很忙,但忙的東西都不在點子上。

沒有導航的航行,只會迷航觸礁

若假設人生是個只有一路到底、沒有停頓、無法回檔的養成遊戲,那最終我們期望走到哪裡?變成什麼樣的人?做著什麼樣的事?看見什麼樣的風景?然後跟誰在一起?能夠清楚具體地把這幾個問題化成一個畫面嗎?如果不行!先花段時間做個夢想版/願景畫布/目標藍圖,這有助我們重新定焦方向。

只需要一張圖,讓願景與概念化為具體

A圖
B圖
C圖

同樣是工作的畫面,但是分別看著A、B、C三張圖,是不是浮在腦海中的辭彙都不一樣?感受的情緒也會有落差。這也是在做筆記時,為什麼有時候需要用圖像來示意,因為情緒跟感受很難被記錄,但可以透過插進一個icon或是加上一張照片,就可以說盡千言萬語。

加上幾個關鍵詞,讓想像被定義

有了圖,再加上隻字片語,才能定焦。情緒與感覺會隨著時間與狀態而變動,高興時看什麼都愛、憤怒時看什麼都屁、悲傷時看什麼都淚、疲倦時看什麼都是負擔。有時候想要表達的想像太過豐富,很難找到貼合的,那就用組合的方式將想要的元素湊起來,配上文字就綽綽有餘。

有時候關鍵時還不夠,那我們會加上一些訊息的補充,讓意思被定義得更清楚。

【關鍵詞+訊息補充】

  • 配備齊全:有各式各樣的數位裝置
  • 一個大長桌:可以將東西都擺在眼前看得到的地方
  • 不受干擾:擁有獨立的辦公地點
  • …………

我可以做什麼?

當腦海中與眼前擁有像這樣的影像時,是不是現在的所有行動都有了著力點?為了這樣的未來,我還可以做些什麼?我還可以怎麼做?當暫時無法做到時,需要補足什麼資源跟條件?距離這個想要的未來還有多遠?需要花多少時間、精力與金錢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若想完成這些,有沒有門檻?

有了終點/中點,就會找到路

此時,再重新回來檢視現在的待辦清單跟任務,是忙得有效,還是瞎忙呢?或許你自己就有了答案!手邊的任務是為了讓自己完成最終想要的結果。到底要往哪一條前進,不用趕著下決定,而是透過腦力激盪或是清空大腦,讓思緒先被訊息化,可以附著在筆記/紙張/檔案夾中。

選擇太多,也等於沒有選擇

做任何任務都需要付出成本,不管是時間、精力、金錢還是其他。同樣單位的時間內,你選擇要完成的是高價值任務,還是沒必要的任務?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回答:「高價值任務」,但怎麼挑出「對自己來說」的高價值任務呢?是的,要以自己的目標與願景為開始,才能鋪出一條最適合的路。

我可以怎麼做?

我們可以利用各類的框架,進行任務的篩選與排序:

  • 四象限分類:用緊急、重要兩個維度區分任務的狀態,「問自己」:哪些任務是緊急重要、哪些是不緊急但重要、哪些不重要但緊急、哪些不緊急也不重要。
  • 對焦與下錨:「問自己」:手邊的任務價值,可以幫助過去的我優化跟改善嗎?可以幫助現在的我提昇效率跟發揮價值嗎?可以幫助未來的我抵達我想要的地方嗎?
  • 理清與定義:「問自己」:這個任務是一定要做嗎?這個一定要我做才行嗎?這些一定要現在做才不會延遲嗎?如果要馬上做,那可以做的第一個動作是什麼?如果不能馬上做,那缺的條件跟訊息是什麼?讓下一個行動可以清楚地被理出來,是處理,封存,當成參考資料,還是授權…..等。
  • 重新架構與排程:「問自己」:哪些可以一起做,若要一起處理,要在哪個時間做?有沒有截止期限,若有,要做到什麼樣的程度?有沒有前導任務,若有,何時要完成?有沒有追蹤任務,若有,什麼時候要確認?

「問自己」是種確認,也是承諾

自己選的,所以責任自己擔!因為自己做的,結果自己付!問心裡的答案,而不是嘴裡的應付。所想過的事會有痕跡,在思維跟邏輯中會被看見;所做過的事會有紀錄,在作品與時光中會被發現,「問自己」的鍛鍊,會讓所作所為擁有往上的力量,而不是日復一日不變的自己。

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

做事要用力,但得在對的地方下力氣;做事得用心,但要把心思放在對的角度琢磨。使錯了力氣,不是白費重做而已,有時付出的代價是雙倍的成本,將心思放錯地方,可能連打掉重練都扭不回來。每天花一點時間,跟自己對焦復盤,方向對了,告訴自己:「重點是,輸出!」

只有將任務輸出成成品,才能確保所執行的行為不是假動作!有效的檢視,就是做、說、寫、教,這些有明顯「秀」出來的動作,可以讓第一個觀眾,也就是「自己」,進行省思與檢核。因為能夠反覆閱讀,才能看見自己的弱點與不足處,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用這樣的方式提醒自己,也跟您分享,謝謝您的閱讀。


我是魏美棻,我的Hahow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正在募資中,想知道一些筆記的觀念與技巧,歡迎加入一起學習喔!
【線上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
▲立刻看完整介紹:https://hahow.in/cr/nancywei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220117_e9ad8fe7be8ee6a3bbefbd9ce4b8bbe8a696e8a6bae8aab2e5b081_01_e8aab2e7a88be5b081e99da2-1.png

【線上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
▲立刻看完整介紹:https://hahow.in/cr/nancywei

➡️ 聽演講或聽老師授課時,重點都想記卻記不快?
➡️ 一邊看書一邊作筆記,什麼都記卻什麼都忘記?
➡️ 記下了一堆筆記,卻發現有記卻沒有用?


我在澄意文創開了一門【高效筆記術】,這堂課會用五個小時的時間,兩次上課,從筆記的習慣盤點到思緒的理清是一門教你用簡單的筆記方法達到快速整理知識、提高思考與記憶效果的線上直播課程
能夠幫助你 :

1.製作完成度更高的筆記
2.更快的做完一份有價值的筆記
3.提升筆記後續應用的效能,讓筆記幫助你達成學習或創作的目標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course13-20-750x506-1.jpg
澄意文創高效筆記術公開班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