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思緒,整理大腦】:透過具體刪去,減去思緒負擔

你有堆積東西的習慣嗎?不管是環境、物品、心靈、還是寫出來的筆記與內容?接著上一篇【清空思緒,整理大腦】:吸收資訊前,要先空出空間!,跟您分享一個我曾經發生過的故事~

我從「遍路」學到的事

在2020年疫情之前我去了一趟四國,走了遍路區打,這是一條東方朝聖之路,循著弘法大師的步伐繞四國一周,因為時間關係,我只完成第一番到第二十六番,從德島走到高知,儘管才步行幾百公里,但是我學會了過去一直無法學會的「放下」。

美其名是累積,很多時候是囤積

丟掉眼前你覺得的重要的,把焦點聚焦在當下以及初衷,喜歡很多資訊的某一種程度上都有蒐集癖,只是每個人喜歡蒐集的東西不一樣而已,有些蒐集是種加值,譬如文章累積,可以持續曝光自己;大部分的蒐集,除非能夠變現,譬如讓自己升遷、加薪、提高身價,要不然到最後都會是負擔,不管是藏書、累積的素材或是其他。

篩選的濾鏡不變,篩出來的結果永遠都一樣

儘管你知道要精簡,再怎麼跟自己說要去掉負擔,最終你依然會帶著大包包出門、會帶上任何你覺得重要的在身上、會累積任何你覺得「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訊在腦袋或身邊,譬如買了一堆書、做了一堆筆記,但是做完卻越做越煩,你覺得做完好像問題沒有改善,卻帶來更多做筆記的問題,層層疊疊的生活、人生與職場問題逐漸壓垮自己的肩膀。

「我覺得」不一定被說出口,但你就是這麼覺得

在出國之前,我還請走完四國朝聖之路的前輩幫我確認行李,她跟我說:「你的包太重,還要再輕一點。」我還記得我當時回她的話:「我已經盡量減到最輕的,我帶的都是會用到的!」那時候我的被包大約有十公斤重,我背得起來,練習走路時也覺得負擔不大,但我忘了或者說沒實際發生,你永遠都會找到最佳的理由說服你自己,是的,只能說服自己!

不是發生在眼前且一直發生,我們永遠都可以當「不覺得」

當每天需要走上廿公里以上時,那些我認為會用到的,用肩膀疼痛、腰骨痠痛、腿部疲累還有心裡的崩潰感很實在地打響了我的臉「你用!不!到!」,第二天晚上宿在遍路小屋被冷醒時,開始打開背包開始放下,不管是旅遊的簡介、一些紀念品或是用不到的裝備,很神奇地當我願意丟下我以前完全捨不到的資訊時,心裡某個角落鬆動了。

改變的不是物件本身,是自己看待事情的角度

從那一天起,我開始丟東西,或者是說把東西送出去,第一次我可以逛大創,空手而回,那時我的動作至今歷歷在目,我看的不是物品的美觀或功能、也不是價錢或折扣、是「重量」,我第一次感受到這種重量對自己的負擔,再微不足道都能積沙成塔,再細小都能氾濫成災,真的意會到這件事情時,我重新檢視我周遭的所有東西,我才看見那些我一直視而不見的事實「超量」。

要練就「眼看心不盲」,就要把「意識」先放上腦

從四國回到台灣,帶著新的角度回到原有的生活時,開始一點一滴地改變,至少我的包變小了!放到生活與工作中,開始「有意識」地減輕負擔,把「這個可能會用到」被「如果不帶,會讓事情出差錯嗎?」取代,不會出差錯就不帶了,還可以鍛鍊一下臨機應變或問題解決能力;讓習慣的最後一個動作從「放進去」變成「拿出來」;帶出去的每樣東西,都要至少用到一次。

看不見問題,就找不到真正的解方

這麼開始執行之後,出門的行李、東西的放置、購買的清單、筆記的格式、整理的方式、思考方式也跟著改變,這時你才會「真正」看見,那些被遮在無意識底下的問題,發現那些一直懸而未絕的問題才慢慢湧現。當意識到問題這件事時,解決才有機會開始,否則只是治標不治本,一直惡性循環,心中一直恐慌焦慮,卻不得其門而入。

做筆記之前要想想「你為了完成什麼任務而做?」

你有同樣的狀況嗎?筆記其實就是思緒的具體呈現,忍不住想抓一堆重點,也同樣代表著我們沒掌握篩選的濾鏡,把「認為重要的」跟「真正重要的」混淆了。如果我們一次只能專注一件事情,如果這份筆記最主要達成的就是這個功效,那「這個」會是什麼?在做筆記開始之前如果沒有辦法確認,我們永遠都會做出乍看很美觀豐盛,對生活職場的問題卻無用的筆記。

試著做筆記前先問問自己

透過幾個問題問問自己:

  1. 筆記為何而做?
  2. 這份筆記想要滿足誰?
  3. 做完的筆記要能達到什麼功效?
  4. 這份筆記是定稿還是成長版?
  5. 筆記內容跟實際行動的轉換率是多少?

以上提供給您做筆記時一些參考的思維,謝謝您閱讀到最後!


我是魏美棻,我的Hahow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正在募資中,想知道一些筆記的觀念與技巧,歡迎加入一起學習喔!
【線上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
▲立刻看完整介紹:https://hahow.in/cr/nancywei

【線上課程】知識煉金師帶你「做份好筆記,要事全都記」
▲立刻看完整介紹:https://hahow.in/cr/nancywei

➡️ 聽演講或聽老師授課時,重點都想記卻記不快?
➡️ 一邊看書一邊作筆記,什麼都記卻什麼都忘記?
➡️ 記下了一堆筆記,卻發現有記卻沒有用?

如果你遇過以上的情況,這堂課就很適合你!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