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修了Evernote年度計畫表總表:2018/12~2020/01,有需要的可以參考!
緣起:自我反省跟痛定思痛
十二月,適合規劃下一年度計畫!今年試著使用Evernote進行規劃(以往都是使用紙本的記事本),想要跟紙本一樣有每天、每週、每月的計畫表,Evernote透過開啟一個個的記事很方便建立,但當檔案一多起來的時候,就會造成困擾,如何讓每一天都可以被索引到,知道已經被計畫,有一個總表就很方便,再搭配【複製內部連結】的功能,就可以將分散的記事通通被集結在一個檔案中囉!

Evernote年計畫總表
可以當索引使用,利用【複製內部連結】的功能,讓每篇記事可以跟總表相連,透過超連結(因為會變藍),也可以檢視是否有進行自我省思與紀錄,讓內容可視化,比較能達到警醒的效果。
當連結都完成時,整張的黑色字就會變成是有連結的藍色字!

※使用方式:
月計畫表
Evernote月行事範本
每個月的簡表,每天簡單記下三件事,或者可以分為上午、中午、晚上。我是比較習慣當成三個時段,這樣就比較容易看出哪些時段已經有安排事情了!檢索容易,回想也容易,晚上回家,或者是有空閒時再做更具體的任務拆解,就會讓想法到可執行!

Evernote週行事範本
每一週微規劃,在每一週的開始之前,譬如說週日,進行確認!對於發生的事情比較能了然於心!
要乖乖的做,有完成這張的,通常事情的完成度靠譜很多!(2018的慘痛經驗),被標註出來的剩餘時間,會更有效率的被應用。

Evernote日行事範本
每日的必要行程與紀錄,這張以往我不是每天都寫,反省一下過去的習慣,試著把表格跟內容做調整,並且電子化!從沒計畫到有計畫,接下來開始要更有規律的執行!讓這張表可以放在可以填寫的位置上時,一天下來會感到驚喜,自己完成了許多事情!

※結語:
有寫就有效,檢視自己與重新調整自己,有個好腦袋不如有個爛筆頭,行事曆有許多的規格,但是最好的行事曆永遠是自己調整過的,透過自己的習慣進行微調,才會讓想要建立的行為逐一的產生。過去與其說拿來規劃,這份大多時候是拿來做回顧跟反省的,改變了一些行為,某一些仍然根深蒂固,但,只要願意修正,回過頭來,就會看到更好的自己以及新的蛻變!~共勉之~
計畫表單的設計,其實也是筆記的一種變形,它是一種思考框架,先建立好了思考的框架,接下來我們需要的就是在特定的時間跟情境下把想要發生以及已經完成的內容填進去,想要發生是發想與祝禱,已然發生是種反省與調整,對我來說,這個都叫做筆記,不管它是用甚麼型態完成的,都是為了附著我們的思維與態度!